第四百四十章 爱德华兹·戴明-《重生巴西做财阀》
第(2/3)页
“负责生产管理的是哪一位?”
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干瘦中年男子站起来,对着方浪点了点头道:
“老板,我叫摩斯·阿亚拉,在公司负责生产管理。”
方浪笑着伸手往下压了压,示意对方坐下。
“坐下说,坐下说,今天这是座谈会,大家都不要紧张,说的不好也不会责怪大家。
阿亚拉先生,刚刚总经理詹维托·布兰克告诉我,要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不让任何一个不合格的产品流出工厂。
对于怎样控制产品质量,伱们现在是怎样执行的呢?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啊!”
摩斯·阿亚拉闻言,略微有些紧张,但好在问的问题是他的本职工作,也没有什么难度,也就将现在工厂的质检制度进行了一下阐述。
方浪也是边听边点头,时不时还会拿笔记录一些东西,这让与会的所有人都更加紧张起来,毕竟这位老板是真的在认真听他们的汇报,要是自己说的东西有什么疏漏,可能就要有麻烦了。
不得不说,德国人是真的很严谨,工厂的产品质检标准定得非常高。而总经理詹维托·布兰克引进的福特汽车的流水线生产,也是非常强调产品标准化的。
但受到时代局限性影响,后世很多管理学的理论还没有被提出来,但也已经有了很多先进的管理学理念,如1925年时,沃特·阿曼达·休哈特提出的统计过程控制理论,用应用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
提出了“事先控制,预防为主,防检结合”的思想,将发现问题的机会从事后转移到产品生产过程当中。
实际上,方浪并没有在生产线上工作过,但后世航海时,空闲时间很多,各种各样的书籍他都会接触一点,并且后世的短视频内容也非常繁杂,方浪也从中吸取到了很多碎片化的知识。
但方浪心里明白,光靠这些碎片化的知识,显然是不够的。
如果真的想要让产品的质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除了工厂管理层的重视外,还必须有方法。
所有人都以为,方浪是在记录负责生产管理的摩斯·阿亚拉副厂长阐述内容中的问题,但实际上并不是,他是在从对方话语中提到的一些名词进行记录,用来帮助他回忆起一些东西。
因为随着刚刚的讨论,他隐约好像抓到了一些稍纵即逝的东西,并且是非常重要的东西。这让他的心思,已经开始从工厂的会议上发散了出去。
随着一些专业词汇越来越多,方浪脑海中被深藏的记忆终于被激活,一个人名出现在了他的脑海-爱德华兹·戴明。
一个将日本从一个衰退的工业国转变成了世界经济强国的伟大人物,被人们称为质量管理的先驱者。
1950年,他对日本工业振兴提出了以较低的价格和较好的质量占领市场的战略思想。给日本的工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都在跪舔日本生产的东西质量好。
但是却没有人知道,给日本带来这一切改变的,却是这位叫做爱德华兹·戴明的美籍管理学博士。以戴明命名的《戴明品质奖》,至后世仍是日本品质管理的最高荣誉。
也不知道现在的爱德华兹·戴明有没有前往日本,但无论如何,方浪都不会让这位天才一般的人物从自己身边溜走。
所以,等摩斯·阿亚拉说完奔驰公司现在的做法和他自己的想法后,方浪并没有做太多的点评,而是打定主意,不管使用什么方法,必须将这位爱德华兹·戴明挖到方圆集团,来负责集团公司所有产品的质量管控。
甚至打算让对方,来负责组建一个直属于方圆集团的全新品质管控部门。
并不是方浪不想让对方来负责方圆集团旗下哪个工厂的直接管理工作,而是这位大师他一直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在科学的层面来改进生产程序。
也就是从实践中总结理论,然后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工作。
“嗯!你们做的很不错,也很有想法。你回去后,可以组织一线的员工们一起讨论一下,看看还有没有那些需要补充的地方。
到时候我们方圆集团会聘请一位专业的品质管控专家,来负责全集团所有公司的产品质量管控。
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作为老板,我对产品质量的态度。
那就是“质量就是生命,品质决定未来”。这句话,我希望大家能牢牢记在心上,并在日常的工作中严格执行。”
第(2/3)页